眼看同业要盲追PV(page view,页面浏览量)时,不少报道都要走即食麵路线——好味但未必有营养。为了追随搜寻器及社交媒体程式定下来的潜规则,能引起迴响、可读、重要而具影响力的报道及文章,传播幅度未必及得上一只猫一只狗,甚或一排朱古力腹肌。除了哗众及明星效应外,传播媒体如何走出追PV的困局?早前荷兰视觉文化研究平台MU举行的The New Newsroom展览,一方面探讨媒体作为发放资讯者的角色,另一方面亦探讨吸纳资讯者如何面对资讯爆发的现况。
由MU举办、Nadine Roestenburg及Angelique Spaninks策展的The New Newsroom展览有一个有趣的副题,是Reporting Redesigned,谈的是如何改写现有的传媒报道格局。的确,当我们谈到科技,大多是如何压缩製作步骤,又或是如何顺应程式规则提高浏览人数,但很少谈到如何以不同方式蒐集资料,及如何以不同方式呈现报道或内容。媒介现时面对的最大难题,是如何将二手经验,化为一手甚或是第一身的体验,是一个格式问题。
现场视角 化身记者警察感受示威整个展览涉猎不少範畴,当中最有趣的是如何将虚拟实境引入新闻报道,让读者有如置身现场,如Donghwan Kam的After Photography,让体验者化身为新闻摄影记者,由这个角度带来临场感。Jim Brady的作品Mobile Journalism,则让人以不同角度如记者、警察及示威者,感受示威现场。两者虽然以电脑合成影片(CG)来製作,但不难想像未来能以真实拍摄片段取代电脑合成影片。
作为香港的新闻工作者,最关心的,该是日益收窄的新闻自由。展览内亦有不少作品以此为出发点,如德国无国界记者,为新闻自由度最低的越南、中国、埃及、泰国等地製作The Uncensored Playlist,将新闻化为歌曲,让观众和听众能以手机程式收听新闻,是一个有趣的新种新闻传播模式。Arvida Byström及Molly Soda的作品Pics or it Didn't Happen,则探讨Instagram的审查制度,揭示Instagram对女性身体的禁断。同样针对社交媒体的Nicolas Maigret及Maria Roszkowska,展出作品Computational Propaganda About Computational Propaganda,海报上以百分比列明各个社交媒体如何阻挠新闻流通,同场派发Online Culture Wars,综合社交媒体及名人的政治立场。
当然,新闻可以不止于「纯新闻」,作为视觉文化研究平台的MU于是次展览中,展出多个以新闻为基础的艺术作品。
新闻相片编排舞蹈 惊喜之作当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,是Coralie Vogelaar的作品Looking for a Possible Algorithm for the Popular News Image。作品找来850,000张新闻摄影图片,将入选与落选于网上发布的新闻图片的构图作比较,并于展览内展出部分图片,同时以圆点贴纸呈现两者构图之别。Coralie再分别按照两组构图编排了两套舞蹈,是整个展览的惊喜之作。
舞者演出舞蹈后的感觉,是认为由落选图片构图编排的舞蹈,比入选的更有趣;而个人认为这个作品的最大意义,是我们都在发掘如何将新闻由传统的纸墨媒介,翻译到其他媒体,但现时只囿于搬字过荧幕,局限了新闻作为素材的潜质。
文:Dawn Hung(www.sedimento.co)
编辑:陈玥玲电邮:lifestyle@mingpao.com